首页 > 新闻 > 聚焦新闻 > 正文

流失海外的湘籍文物,何时归来 [潇湘晨报]

文章来源:[潇湘晨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3-09 05:49:58



 
楚帛书。


 
青铜双羊尊。


 
漆木双鹤双蛇鼓座。


 
虎食人卣。


 
立鸟器盖。


 
羽人器坐。


 
象尊。


 
四兽镜。


 
蛙鱼纹瓿。


 
动物纹提梁卣。

    美国当地时间2月28日,美国政府向中国返还361件(套)流失文物,这是自2009年中美签署限制进口中国文物政府间谅解备忘录以来,美方规模最大的一次中国文物返还。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超过1000万件中国文物流失国外。

 

    1938年2月,考古学家商承祚路过长沙,正好赶上湖南空前的文物热,来自各地的盗墓贼、文物贩子齐聚长沙,进行着一场刺激的淘金之旅。就在商承祚来到长沙的前一年,美国人柯克思(柯强)携带大量湖南文物回到美国,并于1939年3月26日—5月7日,在耶鲁大学美术馆举办长沙出土文物展。三年以后,商承祚在成都举办长沙古器物展览,展品是自己在长沙搜集的220余件文物。展览是商承祚对于文物的守护,也算是对文物流失的一种抗议。

 

    很难统计湖南文物流失的数量,更别说追回。文物在曲折的漂流之中,早已变得模糊不清,它们从哪里出土?经历了怎样贩卖交易和长途旅行?又经历了怎样的守护与争斗?它们终于留在了异国他乡,也终于成了一个个难解的谜题。

 

    撰文/本报记者唐兵兵

    

    楚帛书:现藏于赛克勒美术博物馆

    湖南流失海外的文物中,楚帛书是最为有名的。这件被称作“中国最古老彩画”的帛书,是中国最早的笔绘画、墨写字。用战国流行的楚文字,软锋毛笔蘸墨书写,共900余字,四字一句,文采可以与《楚辞》相媲美。四周彩绘12个怪异图像,图像旁各附一段文字,四角另有植物枝叶图像。

 

    楚帛书是湖南文物珍品,流失之路也传奇曲折。楚帛书在长沙东郊子弹库被盗掘出土,出土时间存在争议,在李零的《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帛书研究》中,存在几种说法,或者出土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或者出土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而现在更为广泛的说法,是1942年出土,被蔡季襄购得,1946年,蔡季襄携带帛书往上海,被美国人柯克思以用红外线摄影的照相馆为帛书拍照,骗至美国。蔡季襄多次索要无果,楚帛书最终流失到美国。

 

    不过,楚帛书在美国的漂泊之旅并没有停止。1966年,美国著名医学博士、收藏家赛克勒(Arthur M.Sackler)花费巨资将这件楚帛书收购,赛克勒将楚帛书收藏在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这件楚帛书,成为“镇库之宝”。后来,华盛顿史密森尼研究所在华盛顿特区的弗利尔美术馆东侧增设赛克勒美术博物馆,这件楚帛书遂被收藏在此馆。

 

    漆木双鹤双蛇鼓座:现藏于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

 

    商承祚在《跋柯克思中国长沙古物指南》的文章中写到,“其(柯克思)对于古物感觉同兴趣搜集,左堃龄、左芳龄、钱无咎助之实多,而蔡季襄尤与有力。”也就是说,柯克思对于文物并不专业,依靠当地的文物专家。蔡季襄助力最多,也与柯克思交易最多,商承祚的文字之中颇有指责的意味。

 

    蔡季襄经手的文物中,有三件稀世珍宝,一件是楚帛书,一件是漆木双鹤双蛇鼓座,还有一件陈家大山帛画(龙凤人物图)。如果说楚帛画是被骗,以至流失海外,是一种无奈,那么,漆木双鹤双蛇鼓座则是蔡季襄主动售卖,其中的经过已经难以考证,漆木双鹤双蛇如今被美国克里夫兰艺术馆收藏。新中国成立后,蔡季襄将陈家大山帛画交给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三件文物,几乎成了蔡季襄一生的注解。

 

    象尊:现藏于美国佛利尔博物馆、法国吉美博物馆

 

    1975年2月,株洲市醴陵仙霞公社狮形山大队的狮形岭出土了一件青铜器——象尊,遗憾的是象尊的器盖没有找到。这个象尊与流失海外的两件象尊青铜器相呼应,象尊的出土也为流失数十年的象尊找到了家乡。目前面世的象尊大约只有五件,三件出土于湖南,却天各一方,一件被收藏在美国佛利尔博物馆,一件在法国吉美博物馆。虽然造型上有些差别,但是普遍认为,它们来自同一个地方——湖南。法国吉美博物馆的象尊曾于2004年回到过中国,上海博物馆将象尊“请”回上海博物馆,展出三个月。

 

    青铜双羊尊:现藏于大英博物馆、日本根津美术馆

 

    湖南出土的商周青铜器,动物造型突出,有名的四羊方尊就是其中的精品。青铜双羊尊据传出土于长沙跳马涧,如今一件被收藏在英国大英博物馆,一件被收藏在日本根津美术馆。不过,这两件青铜器如何出土?如何流失?已经成了一个永久的谜。我们只能从造型中去推断,它们来自于湖南。1992年,湖南省博物馆在法国菲尼斯省的达乌拉斯文化中心举办“古代中国,灵魂之旅”展览,法国方面特意从英国大英博物馆借来了青铜双羊尊,算是与湖南文物的一次短暂相聚。

    

    虎食人卣:现藏于巴黎市立东方美术馆、日本泉屋博物馆

 

    虎食人卣与羊尊、象尊一样,两件青铜器有不同的遭遇,据传出土于湖南省安化、宁乡交界处,流失到不同的国度。一件藏于法国巴黎市立东方美术馆,一件藏于日本泉屋博物馆。虎食人卣的造型颇为独特,虎前爪抱持一人,人朝虎胸蹲坐。一双赤足踏于虎爪之上,双手伸向虎肩,虎欲张口啖食人首。中国的学者把它称作“虎食人卣”,威严而充满敬畏。到了日本,却有了不同的解读,中国人将虎视为图腾,而日本人则认为这是人与虎的和谐相处,把它称作“乳虎卣”,呆萌可爱。

    

    立鸟器盖:现藏于巴黎基美博物馆

 

    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李学勤曾经走访比利时、丹麦、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荷兰、瑞典、瑞士等国,编著了《欧洲所藏中国青铜器遗珠》,收录了流失欧洲的200余件中国青铜器,不过,大部分的青铜器依旧很难确定出土的地点。立鸟器盖,是不多的写着“传长沙出土”的青铜器。盖钮作立鸟状,有高耸的冠,冠尾后垂,喙尖直,尾下曲,有利爪,盖面中央为涡纹,是商代后期青铜器中的精品。

    

    羽人器坐:现藏于斯德哥尔摩远东博物馆

 

    收藏于斯德哥尔摩远东博物馆的汉代青铜器羽人器坐,同样有“传出土于湖南长沙”的标注,如何去到瑞典,却已经无从考证。这件羽人器坐,下部有盘,盘中为柱。上有跪坐人形,面部有长眉和后披长发,赤身鼓腹,胸部甚至还有下垂的茸毛,背上有双翼,股上有羽,所以被称作“羽人”。据李学勤的考证,这个青铜器应该还有一个漆木器的托坐。

    四兽镜:现藏于伦敦爱斯肯齐行

 

    《欧洲所藏中国青铜器遗珠》中记录的四兽镜是战国中晚期的青铜器,直径19厘米,并不能确定它来自于湖南。流失文物的出土地的确定,多依赖国内同类青铜器的对比,据李学勤考证,1952年长沙斗笠坡出土的四兽镜图案与此类似,但是兽耳是尖的,此镜兽耳圆。它是否来自湖南,依旧存疑。

    

    蛙鱼纹瓿:现藏于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馆

 

    被收藏于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馆的布伦戴奇蛙鱼纹瓿为商末周初青铜器,该器肩部饰三个形象生动的圆雕蛙。它被认定为湖南文物,多半是因为它造型符合南方青铜器的特点。蛙鱼纹瓿被国内的专家认为出土于中国南方,甚至很多学者认为,就是出土于湖南。蛙鱼纹瓿依旧处于一片迷雾之中,唯一能够确信的是,它于民国时期流失到国外。

 

    动物纹提梁卣:现藏于英国不列颠博物院

 

    1988年9月,衡阳县赤石乡一村民取土做砖时,挖出一个提梁卣,因为其纹饰中有诸多动物,也就被命名为动物纹提梁卣。该动物纹提梁卣为春秋中期酒器。1990年,这个青铜器入选首届《中国文物精华展》,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展出。1994年12月,经国家文物局专家组鉴定,确认为国宝,可见其珍贵,英国不列颠博物院收藏的动物纹提梁卣的故乡得以确定。随着考古发掘,也成为愈加可靠的事实,据考古发现,同类的器物,只有湖南湘潭、衡阳、岳阳发现。

 

    撰文/本报记者唐兵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