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旅游指南 > 正文

晋水的起源——晋山·晋水·晋祠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22-02-12 22:08:29

晋祠,位于太原市西南,距离市中心25公里处,是一处蜚声中外的风景名胜区,景区总面积3000余亩。其中晋祠公园1000余亩,馆区178亩,悬瓮山景区占地1518亩。它背靠悬瓮山,前临晋水,山环水绕,现存有殿、堂、楼、阁、亭、台、桥、榭各式建筑100余座,宋元以来塑像194尊,诗文碑刻440余通,古树名木96株,其中千年以上古树30株。

距今有1500余年历史的晋祠,西周成王“剪桐封弟”的故事而抄建立的祠堂。这里有巍峨的殿宇,雕梁画栋,翠瓦飞檐;有亭台楼阁,碧池小桥相映成趣。但很多人都不知道,在这庞大的古建筑群下面,竟是晋水的源头。

地质学家指出,晋祠的基底,是悬翁山地下水的天然源头,那里有许多大大小小终年不息的泉眼在日夜流淌。古代的建筑师独具匠心地选中这片土地,将殿宇楼阁建在泉眼上。

现在,这里已经是著名的旅游胜地,但游人们只能看到祠分三泉——“鱼沼”、“善利”、“难老”,其余的泉眼都被百余座古建筑所覆盖,其出口均由此三泉汇总了。

原来,悬翁山是由三条大断层形成的石灰岩三级阶地,裂隙长期受地下水的侵蚀、溶解而发育成为巨大的地下溶洞。这些溶洞是一个天然的地下水库,受汾河水和大气降水的补给,经地下循环而成泉水。这里泉水的水质属硫酸一碳酸一镁型,矿化度每升0.7克,总硬度26度,恒温17.5摄氏度,清甜可口,是天然的泉水。

晋祠之水,被称为晋水,是公元前497年赵鞅筑晋阳城,将城西南悬瓮山下流出的泉水称之为晋水。这时的晋国比變父改唐为晋的时候已经将近晚了五百多年了。但赵家是晋卿最大的一支,随着晋之衰微,终于三家分晋取而代之,为赵、魏、韩。赵国最强大,自然以晋为己之源,故晋水之名便改在初都晋阳了。所以今日此晋水便代替了彼时晋水,原来的晋水之名湮没在历史长河了。晋水之变也是中国历史由春秋向战国转变的标志之一。晋祠也从此而立,载入史册。

郦道元《水经注》:晋水出晋阳县西悬瓮山。《山海经》曰:“悬瓮之山,晋水出也。……昔智伯遏晋水之灌晋阳……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通志》:“县西八里为龙山,北齐因以名县。又西一里有悬瓮山……又有泉出祠下,曰滴沥泉,其泉导流为晋水,潴为晋泽……”。 从此晋水便与晋阳、晋祠成为一体了。而难老泉便是晋水源头三泉中的最大一泉。

晋水源头位于晋祠内,共有三泉。鱼沼泉和善利泉时流时枯,难老泉则长流不竭,泉水自地下约5 米的岩石中涌出,平均流量约每秒1.8 立方米,常年水温保持在17℃,清澈见底。泉名取自诗经名句“永锡难老”。

晋水由智伯渠溯流而上,即难老泉。整个泉系,形成一组的建筑组合。其中有七孔八眼的泉眼,有神奇的中流砥柱、张郎塔、不系舟、人字堰、洗耳洞、真趣亭,还有“南海眼”的难老泉亭,然后是水母楼。难老泉水从源于一丈深的石岩中流出,泉水常年恒温17℃。水的流势不大,清澈如玉,常年不息,给了晋祠勃勃生机,也给了晋祠无限魅力,引来历代文人名士的赞叹题咏。唐代大诗人李白,写有“晋祠流水如碧玉”“百尺清潭写崔娥”名句的诗篇。

三泉南北一线,皆掘出于今悬瓮山根下的缓坡上。在三泉人工挖出之前,这个坡地是古晋水南河的西岸。明仙峪古晋水在隋代开南河,从峪口蓄的大沼分水,在郦道元记录的北魏时期晋水二派(北派为卧虎山下古智伯渠、南派为故道沙河)基础上,再分一派:起点在峪口大坝南端下(今地震台东南角处),河道由北至南通过今晋祠博物馆,西岸为今悬瓮山根缓坡,东岸在晋祠北中南三堡基础下。唐《元和郡县志》:今按晋水初泉出处,砌石为塘,自塘东分为三派:其北一派名智伯渠,东北流入州城中,出城入汾水;其次派东流经晋泽南,又东流入汾水,此二派即郦道元所言分为二派者也,其南派,隋开皇四年开,东南流入汾水。

晋祠历史悠久,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对当时的晋祠做了这样描绘:“昔智伯遏晋水灌晋阳,其川上溯,后人蓄以为沼。沼西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侧有凉堂,结飞梁于水上,左右杂树交荫,希见曦景。……于晋川中最为胜处。” 稍晚的北齐魏收《魏书·地形志》也说:“晋阳西南有悬瓮山,一名龙山,晋水所出,东入汾,有晋王祠。”由此可见,早在1500年以前晋祠就已经蔚为壮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