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讯(记者 陈钰月)近年来,我省林业部门始终坚持“东部沙棘、西部枸杞、南部藏茶、河湟杂果”的产业发展思路,以增加农牧民收入为核心,不断加快基地建设,全面提升林业产业化水平,努力走出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双赢之路。
截至2018年底,全省经济林种植面积达到379.59万亩。其中,沙棘种植面积240.96万亩,枸杞种植面积74.49万亩,核桃种植面积24.39万亩,产业发展在实现生态、社会和经济三大效益中起到了突出的作用。据统计,2018年,林业产业产值达到69.42亿元,比2017年增加18.05亿元,增长35.14%。带动就业人数65.87万人,带动周边农户12.51万户、50.29万人,户均年增收13871元,支付各类劳动报酬约17.35亿元。
其中,枸杞产业更是成为生态扶贫的重要抓手,我省枸杞产业发展迅速,种植区域从柴达木盆地扩展到共和盆地,种植规模由2005年4万亩发展到2018年的74.49万亩,“小小枸杞,成就大产业”。2018年,枸杞产业带动就业人数10.09万人,带动周边农户1.7万户、5.53万人,户均增收64923元,人均增收10999元,支付劳动报酬11.09亿元。
与此同时,中藏药扶贫作用进一步提升,我省中藏药材种植主要集中在浅脑山地区,也是深度贫困地区,农牧民通过土地流转、劳务输出增加直接收入。中藏药材当年种植、当年回收,当年投入、当年增收,对脱贫攻坚和精准扶贫的贡献率明显增加。2018年,全省中藏药材种植实现产值8.25亿元,比2017年增加3.55亿元,带动就业人员50.24万人,带动农户数3.42万户,带动农户人数13.9万人,户均增收5461元,人均增收364元。支付各类劳动报酬1.87亿元,种植户增收在1500-10000元。
此外,生态旅游取得新发展,按照全域旅游、生态旅游的目标,进一步推进旅游生态旅游业发展,林业生态旅游人数从2017年的500多万人(次)增加到2018年的1081万人(次),首次突破千万人大关,旅游收入达到8.8亿元。大通“边麻沟”和湟中“卡阳”“上山庄”山林花海旅游等森林景观利用生态旅游扶贫效益和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显现。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